一.佩戴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1.无声 电池没电/电池装反/导声管和出声孔堵塞/佩戴过程中手误碰程序按钮导致静音
2.电池使用时间过短(电池的使用时间分型号不同时间长短不同,按每天佩戴8小时计算675号电池的使用时间为15-20天;13号电池的使用时间10-15天;312号电池7-10天;10号电池5-8天)当使用时间明显低于以上标准时有的能是以下情况: (1)放置时忘记打开电池舱门断电 (2)电池开封后在空气中暴露不充分 (3)天气冷 (4)助听器使用年限过长 (5)助听器内部零件损坏
3.使用过程中啸叫 (1)佩戴时耳塞没有塞严,耳塞与耳道壁之间有缝隙 (2)助听器音量调得过大 (3)导声管断裂(当用手捂住助听器时产生滋滋的啸叫声是正常的,通常验配师用这种方法判断机器是否正常工作)
二.为什么带着助听器有时还听不清 佩戴效果究竟取决于什么 (1)残余听力的条件好坏(即残余听力的曲线越平滑佩戴效果越好) (2)分辨能力的好坏(这条相对更重要,分辨力越好效果越好,如果分辨能力低于50%那么就要相对降低期望值) (3)是单耳还是双耳(单耳的效果明显比双耳要差,尤其在噪杂环境下单耳聆听言语会与噪声混淆从而降低分辨能力) (4)有没有正确度过适应期(初次验配要度过1~3个月适应期,也就是耳朵与助听器要经过一段磨合期才可以使助听效果达到理想状态,在这重要的适应阶段往往会出现患者没有足够的耐心而中途放弃导致助听器没能发挥有效的作用使其抱怨,排斥,失去信心,其实患者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再想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耳朵失去听力也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能力的回复是需要时间的,虽然时间有些漫长但和即将得到的轻松的交流和高质量的生活相比还是值得的。适应期第一天佩戴1-2小时即可,第二天佩戴2-3小时以此类推一周后除睡觉洗澡等特殊情况就要全天佩戴了,适应期佩戴环境由静到噪慢慢过渡,即先从家里带慢慢过渡到小区再过渡到马路超市餐馆等根据自己的承受能力慢慢过渡) (5)机器性能的局限性(验配师可以把特定助听器的功能依据患者情况和患者自身感受调节到使其发挥尽可能极致的效果,但机器内部固有的性能不可增加和扩展)
三.为什么带上助听器全是噪声 1.手或物体靠近助听器时有嗡嗡的啸叫声 这种情况是属于正常现象,而且会因为助听器在补偿声音大小不同和耳道形状大小不同而啸叫声大小不同
2.翻书翻报纸有清脆的响声,走路有鞋与地板摩擦的声音,空调有声音,钟表有声音等等 “为什么不能把所有噪声全部屏蔽掉只留下说话声”?这是我遇到最多老年耳聋患者提出的问题。我们本来出生在有声世界,但因为听力损失的原因与有声世界隔绝太久,鸟语花香,车水马龙好久没有体会,取而代之的是安静没有打扰甚至是寂寞的世界,当佩戴助听器回到久违的有声世界里时会有诸多不适应,是很正常的,患者会把生活里本应存在的环境声误认为是非正常的副作用,而产生烦躁和疲劳,这时就要用正确的态度和耐心来平稳度过适应期。通过多与验配师交流感受和适当调整机器来实现助听器与耳朵有足够默契的配合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当然如果耳聋的时间较短佩戴助听器较为及时的话一般很少会出现以上问题
四.分辨力的提升和保持方法: 1.选配助听器后要尽可能多带最好全天佩戴(带的时间长听的多对听神经充分刺激使其变得敏感)
2.带着助听器与人多交流多沟通多参加社会活动来保持脑部活跃避免言语分辨能力下降和大脑反应迟钝
3.如果分辨能力已经很低了,可以做一些听力练习,例如:让家人为自己读报纸或自己朗读让自己多接触言语信息
五.感觉摘掉助听器听力还不如以前 助听器是一种帮助听障患者恢复听觉意识和沟通能力的辅助工具,当助听器使聆听质量提高时依赖的产生使大家误认为自己原有的听力退化,其实道理就像在明亮房间里突然熄灭灯光一样,反差带来的是不适应而不是真正失明了,实际上经过多年验证,它没有副作,患者的听力不会因为佩戴助听器而下降变坏。
六.助听器使用寿命是多少年 是不是听力下降了还得重新再配助听器 答案当然不是,助听器可调整,根据听力变化可以在补偿范围内根据变化需要随意调试,因此当听力下降或有变化时只需调整不需要换机。目前所有一线品牌的助听器(无论档次高低和价格高低)出厂设计寿命均为8-10年,最佳效果期为5年左右,换机的最佳时机为购机后的5-8年,因此购买助听器要选择从业时间较长,规模较大,售后服务较好,信誉较高的验配中心尤为重要。而我们验配师会提供专业的技术水平和优质周全的终身免费售后服务(3-6个月保养一次助听器,每年复测听力1-2次,随需要调试不限)让您免去后顾之忧
寄语:助听器虽然是辅助工具,但因现在的技术水平不断发展,今天的助听器不在是单纯的声音放大器,它基本可以满足绝大多数患者对生活的需求甚至工作/娱乐/学习的需求,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无论如何助听器也不能和人们真正的好耳朵功能相比,所以在这里希望患者们要对它有正确的认识和合理的期望值 |